屏東縣草鴞生態服務給付推廣見效! 農民通報撿到瀕臨絕種草鴞

『記者:徐燈文 屏東報導』

1月17日屏東縣鹽埔鄉林姓農民工作時,發現一隻無法飛行的草鴞,立即通報屏東縣政府農業處,並由縣府動物救援廠商後送至屏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進行救治,經過1週的照養,將於近期安排野放。縣府自111年開辦草鴞生態服務給付計畫起,迄今累計有80位農民加入,友善農地面積達68.65公頃,核發獎勵金新臺幣171萬3,506元。

在屏東鹽埔栽培鳳梨的林姓農民,是在去(112)年首度參加「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方案」,這個方案由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補助屏東縣政府推動草鴞的生態服務給付計畫,配合田間不施用毒鼠藥、毒餌、非友善的鳥類防治網等,且符合農業安全檢出規範或架設棲架來營造適合草鴞棲息環境,再由縣府核發符合條件的耕種者「生態薪水」。參與的農民除了要符合計畫規範的農作栽培方式外,每年還要進修至少4小時的生態環境(保育)訓練課程,才能符合獎勵資格。

林姓農民表示,因為參與課程而對生態保育有更多認識,上課時老師不斷強調如何友善栽培及守護草鴞,讓他對蘋果臉的草鴞印象深刻。林姓農民說,因為那隻鳥有明顯的愛心形狀蘋果臉特徵,而且臉上的羽色是咖啡色,跟成鳥白白的臉不一樣,看到時就立刻認出是草鴞,且應該是離巢草鴞幼鳥,馬上電話通報。

縣府農業處處長鄭永裕表示,自111年計畫啟動開始近2年間已辦理至少6場草鴞生態服務計畫的說明會、4場草鴞友善農作的生態訓練講習課程,並頒發研習證書給完成生態課程的農民,積極推動草鴞棲地保護及復育,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農民認識草鴞。由於草鴞數量稀少,每救回一隻虛弱或受傷的個體,對於維繫草鴞族群數量都有重要的影響。此外,民眾若發現受傷的動物皆能撥打縣政府1999或1959動保專線,將會立刻派專人前往處理,希望民眾共同維護生態,攜手保育瀕危草鴞。

草鴞身長約35-40公分,全台數量稀少,估計不超過500隻,屬保育類第I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棲息出沒於草生荒地、高灘地、農耕地區。目前已知的族群威脅包括:棲地喪失、毒鼠藥中毒、遊蕩犬貓干擾及鳥網誤捕。

結合科技與愛心 台灣大寬頻鳳信數位助力第一線救護任務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隨著氣候變遷及災害頻傳,消防救護人員的工作愈加艱鉅 ...

創櫃板Plus開啟資本市場新章 品牌金舶聯誼會促進企業資金對接

【記者張楓/綜合報導】由中華民國全國商業總會(簡稱商總)與證券櫃檯買賣中 ...

輔英科大徵才創新高 百家企業提供友善職缺助力多元共融

【記者朱國維/高雄報導】輔英科大二十三日舉辦2025「金蛇報喜、職來運轉 ...

輔英科大健美系攜手業界簽MOU拓新局 舉辦國際芳療競賽展現教學成果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輔英科大攜手中華芳香精油美容保健協會舉辦「2025 ...

從耗能到創能 建築立面變身綠能場域

【記者朱國維/台北報導】為呼應2025地球日全球主題「Our Power ...

輔英學子全國社團評選奪佳績 青春實力耀眼綻放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輔英科大健康休閒社與Dream It Possi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