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農友通報救援草鴞野放成功

『記者:陳詔淵 屏東報導』

今年1月初,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接獲有參與生態服務給付計畫的林姓農友通報於屏東縣鹽埔鄉發現一隻受困的草鴞幼鳥,縣府立即啟動救援行動。草鴞幼鳥隨後送至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檢查後發現翅膀拉傷,經過3個月的細心照養已經完全恢復,捕捉活鼠的能力也沒問題,4月9日於鹽埔鄉河灘地進行野放,為草鴞保育工作再添一筆成功案例。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表示,草鴞是保育類一級瀕臨絕種的貓頭鷹,其族群數量極度稀少,估計全台少於500隻。屏東縣政府於111年起加入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行的「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計畫」,獎勵農民進行友善栽培,不使用毒鼠藥、獸鋏和鳥網,保護草鴞覓食環境,同時舉辦草鴞生態環境教育課程,讓農友更加認識這種神祕的貓頭鷹。近兩年加入生態服務給付計畫的農友逐年增加,111年度有32件申請通過、112年度則有48件通過,農地面積涵蓋68.65公頃。

種植鳳梨的林姓農友表示,參加縣政府舉辦的生態給付課程時有學到草鴞相關知識,沒想到會真的遇上需要救援的草鴞,很高興這次的救援可以成功,未來也會介紹更多農友一起來參與草鴞的生態給付方案。承接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委辦計畫,長期在屏東進行草鴞研究及棲地復育的洪孝宇博士表示,草鴞的活動區域其實就在平原農地,而幼鳥在剛離巢階段,飛行和捕食能力都尚未熟練,可能遭遇諸多危險導致存活率低,造成族群難以成長,因此每一件救援案件都相當重要。

農業處處長鄭永裕說,草鴞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今年度將持續推動草鴞生態服務給付計畫,鼓勵更多農民加入方案,推動在地生態保育及擴大友善農作面積,共同努力保護珍貴的草鴞族群。生態保育工作需要社會各界的認同和支持,特別是在地的農友參與,才能實現對草鴞族群保護及維持農田生態系平衡發展。

★★★瀕臨絕種的草鴞小檔案★★★

草鴞身長約35-40公分

全台數量稀少,估計不超過500隻

屬保育類第I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棲息出沒於草生荒地、高灘地、農耕地區。

目前已知的族群威脅包括:棲地喪失、毒鼠藥中毒、遊蕩犬貓干擾及鳥網誤捕。

熱血警暖心相助 迷途行李重返主人懷抱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知名韓團世界巡演在高雄開唱,吸引大批粉絲南下朝聖。 ...

老婦路倒驚魂 高雄暖警即刻救助護送返家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楠梓分局翠屏派出所員警於114年10月18日16時 ...

推「淨零資產作戰手冊」 在一起永續打造可驗證的綠色效益

【記者張楓/綜合報導】面對歐盟淨零建築新規上路壓力,「在一起永續科技股份 ...

謝金晶暖心力挺在地小吃 美濃粄條Q彈湯香勾回鄉味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台語歌手吳俊宏推出全新專輯,特別邀請金曲歌后謝金晶 ...

八旬老婦深夜迷途 警民合力助團圓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銀難木楠梓警分局員警於13日凌晨0時許,接獲報案指 ...

百年鐵橋化身天空步道 見證歷史與自然共融風光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為鼓勵學童親近自然、認識在地文化與生態之美,高雄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