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謝坤忠 高雄報導」 高雄市今(23)日疫情相較昨日稍微緩和,新增96例COVID-19本土確診個案,隔離期間陰轉陽13例、外縣市旅遊史16例、特定娛樂場所8例、密切接觸者58例、新案疫調中1例,多數病例感染源明確。市長陳其邁強調密閉空間長時間接觸風險高,務必多加留意;並說,在市民自律、團結防疫下,台灣疫情相對穩定,防疫模式受到各國肯定,他會和專家與各大醫學中心們一起持續研討高雄防疫措施,希望民眾持續配合抗疫,平安度過疫情。國內本土疫情持續攀升,陳其邁說,隨不明感染源南北移動至高雄,病毒社區化、流感化成趨勢,與一般流感不同在於Omicron病毒R值很高,代表傳染力很強,以國外如香港、新加坡、紐西蘭、歐美之流行經驗,首要是將流行曲線盡量壓低,公衛手段如口罩、疫苗、疫調、匡列隔離、輕重症分流須維持,讓醫療體系能平緩,不致如香港醫療崩盤造成死亡率大增。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醫師李杰明也出席記者會說明兒童染疫症狀及照護注意事項,根據統計及美國數據,0-19歲確診個案佔比20%,99.8%屬於輕/無症狀,0.2%屬於中重症,約0.1至1.5%需要住院,死亡率約萬分之1;症狀部分,小於12歲多是發燒、咳嗽,中度會出現肺炎血氧飽和度94%以上,伴隨呼吸急促等,重度可能嚴重肺炎血氧飽和度小於94%,合併呼吸窘迫、抽搐、無法進食及意識改變等,極重度會有急性呼吸窘迫、敗血症、敗血性休克或兒童多系統炎症症候群。
觀察早期兒童重症病患,可能發展成危險因子有年齡小於1歲、神經相關疾病、代謝疾病如第一型糖尿病、先天心臟疾病/肺部疾病、肥胖或早產兒,早期症狀可能出現高燒超過39度C、意識變化、呼吸淺快、嘔吐或腹瀉等。輕症居家照護時,建議家長計算每分鐘呼吸次數,每天計算二至三次、觀察呼吸時有無胸凹、注意膚色或唇色是否發紺,檢查體是否冰冷、每四小時檢視體溫、尿量、血氧、紀錄一天的液體進食量及餵食量。


衛生局補充說明今日疫情,中央公布其中2例個案,1例進一步釐清後改列境外個案,另1例採檢Ct值高,複驗呈現陰性予以排除,另外,對應疫調輔助系統,發現電子足跡重疊且可對應接觸風險,統計外縣市旅遊史16例;特定娛樂場所部分,3個場域共新增8例,而密切接觸者58例中,包含同住親友25例、餐飲娛樂7例、職場環境8例、高風險場域8例),提醒在公共場域戴好口罩、維持距離,留意個人衛生習慣,隨身物品避免接觸不特定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