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工業榮光 高雄煉油廠新書重現城市記憶

a0426書寫工業記憶1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為重現高雄煉油廠於臺灣石化工業發展歷程中的關鍵地位,並保存其珍貴的產業文化與在地記憶,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在台灣中油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策劃出版《煉製臺灣:高雄煉油廠歷史與遺產》與《圖說高雄煉油廠──跟著油人上班去》兩冊專書,並於2025年4月26日(星期六)上午10時30分,於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二樓多功能教室舉辦新書發表會。

a0426書寫工業記憶3

 主持人吳連賞教授、台灣中油公司煉製事業部陳正喜副執行長、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李文環館長、中原大學建築系林曉薇副教授一同參與,見證這場工業記憶的重現與傳承。

a0426書寫工業記憶2

 高雄煉油廠前身為日治時期設立的「第六海軍燃料廠」,戰後由台灣中油公司接收並重建,成為最具規模的煉油基地。長達七十年的營運歷程中,高廠不僅成為石化產業的核心,更成為臺灣經濟及工業發展穩健前行的基礎。2015年高廠正式關廠,象徵石化產業階段性任務的轉型與結束。為保留高廠珍貴的文化資產,台灣中油公司與學界攜手合作,展開詳實的歷史研究與教育推廣計畫,後續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接手推動出版工作,期盼透過書寫與圖像的多元形式,重新認識高廠的歷史價值,回應社會對城市工業遺產保存的高度關注。

a0426書寫工業記憶4

此次新書發表會介紹兩部新作,分別為《煉製臺灣:高雄煉油廠歷史與遺產》與《圖說高雄煉油廠──跟著油人上班去》。《煉製臺灣》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館長李文環與研究者潘逸嫻共同撰寫,從日治時期作為軍事燃料基地的背景出發,全面梳理高雄煉油廠的發展脈絡,並以宏觀的產業視野與微觀的地方觀點交織出豐富敘事,為高雄工業史留下重要文獻。另一本新書為《圖說高雄煉油廠──跟著油人上班去》,由中原大學建築系林曉薇副教授與林佩琪策劃,透過情境插畫與歷史照片交織,結合三位煉油廠代表性的引路人──「賓果廠長」、「王琇校長」、「李達海廠長」的敘事視角,帶領讀者走入不同時期的煉油廠日常,呈現油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現場,讓工業歷史更貼近大眾、更具情感溫度。

新書的出版不僅是對高雄煉油廠的記錄,更是對城市與產業發展歷程的深情凝視。透過嚴謹的史料整理與生動的圖文敘述,讀者得以深入理解高廠在臺灣經濟發展中的歷史角色,並重新思考產業與土地、與人之間的深刻連結。

識詐防危零距離  楠警深入社區守護民眾安全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為提升民眾交通安全觀念並加強防詐意識,楠梓分局右昌 ...

從建築出發邁向永續城市 智慧淨零建築引領台灣產業綠色革命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為推動台灣產業園區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內政部 ...

雞糞惡臭、蒼蠅亂飛 新路部落居民怒吼「還我乾淨家園」

【記者張楓/屏東報導】屏東縣楓港溪河床長年被瓜農開墾種植西瓜,近日更被居 ...

熱血警暖心相助 迷途行李重返主人懷抱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知名韓團世界巡演在高雄開唱,吸引大批粉絲南下朝聖。 ...

老婦路倒驚魂 高雄暖警即刻救助護送返家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楠梓分局翠屏派出所員警於114年10月18日16時 ...

推「淨零資產作戰手冊」 在一起永續打造可驗證的綠色效益

【記者張楓/綜合報導】面對歐盟淨零建築新規上路壓力,「在一起永續科技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