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農友通報救援草鴞野放成功

『記者:陳詔淵 屏東報導』

今年1月初,屏東縣政府農業處接獲有參與生態服務給付計畫的林姓農友通報於屏東縣鹽埔鄉發現一隻受困的草鴞幼鳥,縣府立即啟動救援行動。草鴞幼鳥隨後送至屏科大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檢查後發現翅膀拉傷,經過3個月的細心照養已經完全恢復,捕捉活鼠的能力也沒問題,4月9日於鹽埔鄉河灘地進行野放,為草鴞保育工作再添一筆成功案例。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表示,草鴞是保育類一級瀕臨絕種的貓頭鷹,其族群數量極度稀少,估計全台少於500隻。屏東縣政府於111年起加入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推行的「瀕危物種及重要棲地生態服務給付推動計畫」,獎勵農民進行友善栽培,不使用毒鼠藥、獸鋏和鳥網,保護草鴞覓食環境,同時舉辦草鴞生態環境教育課程,讓農友更加認識這種神祕的貓頭鷹。近兩年加入生態服務給付計畫的農友逐年增加,111年度有32件申請通過、112年度則有48件通過,農地面積涵蓋68.65公頃。

種植鳳梨的林姓農友表示,參加縣政府舉辦的生態給付課程時有學到草鴞相關知識,沒想到會真的遇上需要救援的草鴞,很高興這次的救援可以成功,未來也會介紹更多農友一起來參與草鴞的生態給付方案。承接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委辦計畫,長期在屏東進行草鴞研究及棲地復育的洪孝宇博士表示,草鴞的活動區域其實就在平原農地,而幼鳥在剛離巢階段,飛行和捕食能力都尚未熟練,可能遭遇諸多危險導致存活率低,造成族群難以成長,因此每一件救援案件都相當重要。

農業處處長鄭永裕說,草鴞在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今年度將持續推動草鴞生態服務給付計畫,鼓勵更多農民加入方案,推動在地生態保育及擴大友善農作面積,共同努力保護珍貴的草鴞族群。生態保育工作需要社會各界的認同和支持,特別是在地的農友參與,才能實現對草鴞族群保護及維持農田生態系平衡發展。

★★★瀕臨絕種的草鴞小檔案★★★

草鴞身長約35-40公分

全台數量稀少,估計不超過500隻

屬保育類第I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棲息出沒於草生荒地、高灘地、農耕地區。

目前已知的族群威脅包括:棲地喪失、毒鼠藥中毒、遊蕩犬貓干擾及鳥網誤捕。

一袋熱血一份希望  台灣中油煉製事業部用行動傳遞愛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為響應社會公益、紓解國內血庫存量吃緊的情況,中油公 ...

綠色能源新勢力 在一起永續科技以彩繪光電技術奪冠耀眼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2025年6月20日,在中國文化大學舉辦的「202 ...

鹽風芒果魅力攻北部 獅子鄉創意行銷奏效

【記者張楓/綜合報導】獅子鄉芒果首度遠征北部市場,以「獅子好芒」品牌結合 ...

東照山關帝聖誕遶境盛典 千尊分靈回鑾萬人點燈祈福

【記者朱國維/高雄報導】高雄東照山關帝廟為迎接7月18日(農曆六月廿四日 ...

獅子鄉優質芒果進軍台北 6/21三創生活園區展售限定

【記者朱國維/綜合報導】行銷「獅子好芒」6 月21 日台北「三創」一日限 ...

輔英科大女足大專盃封后 二連霸寫下榮耀新頁

【記者張楓/高雄報導】甫成軍四年的輔英科大五人制女足隊,今年參加113學 ...